home
wechat
video
phone
同期隆重推出
距 SNEC CONST_EDMYEAR EXPO 开幕 xx

超级“充电宝” 化解新能源“靠天吃饭”难题

来源:中国改革报

荒无人烟的沙漠、戈壁与荒滩,变身巨大的发电场;横跨千里,清洁能源毫秒之间东西“闪送”……

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国逐光驭风,在广袤山河间写就能源绿色变革答卷,重塑能源生产与消费格局。

 

“含绿量”提升,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

沙海日出的一瞬间,2.7万面定日镜被同步唤醒,两座吸热塔被同时点亮。这里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替代56万吨燃煤。

高原起风的瞬间,93米长的叶片加速转动,每转一圈发出的电足够三口之家用上2天。

重力储能放电的瞬间,25吨的重力块乘着电梯从百米高空快速下落,一升一降间所有模块可以充放电10万度。

今天的中国,一年发电超10万亿千瓦时,占全球1/3。全社会用电中,每3度就有1度来自风吹日晒水流的馈赠。

 

 逐光驭风,西部绿电点亮东中部万家灯火

“十四五”规划布局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,七个都在西部地区。昔日寸草难生的土地,变身蓝色光伏的海洋,推土机向着荒芜之地加速进军。

如果把5年间全国新增的光伏板铺展开,总面积可以覆盖53万座足球场;把新增的风机叶片依次连接,长度相当于从中国最东端到最西端走一个来回。

“十四五”规划中的特高压“能源动脉”,也在冲破地理屏障、加速生长。5年间,19条特高压开工建设,织成了一张电力输送的超级网络,这张网的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,可以绕赤道一周还多。

如今,在中国的中西部,风电光伏累计并网容量扩大到原来的三倍;从西到东跨区域输送清洁能源电量增长了70%,来自西部的绿电支撑了东中部地区五分之一的用电需求。

 

 水电走廊,“一滴水发六次电”

长江干流上,六座大型水电站拦江而立,串联成世界最大的清洁能源走廊。

这条清洁能源走廊在“十四五”期间建成,由乌东德、白鹤滩、溪洛渡、向家坝、三峡和葛洲坝六座大型电站构成,跨越1800公里,总装机容量达7169.5万千瓦,年均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。

它充分彰显“一滴水发六次电”的核心能力,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、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作出重要贡献。

 

 超级“充电宝”,化解新能源“靠天吃饭”难题

这5年,新型储能规模增长将近30倍,达到9500万千瓦。靠锂电驱动、靠压缩空气,各种超级“充电宝”加速化解新能源“靠天吃饭”的难题。

今年夏天的极端高温天气中,超级“充电宝”大规模参与“迎峰度夏”,全国十多个省份开展大规模新型储能集中调用,用电波谷时段蓄电、用电波峰时段放电,新型储能成为电网应对“尖峰时刻”的定海神针。

如今,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、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,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20%的“十四五”目标如期完成。

特别声明:本网引用转载自其他机构、网站的内容,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,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内容仅供参考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本网删除。